【编者按】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来,东北农业大学迅速掀起深入学习会议精神的热潮,认真领会大会精神实质。为更好地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别结合各自工作及从事专业谈理解认识、谈思路见解、谈发展建议。即日起,我们将陆续编发,以期为广大师生员工进一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启思、助力。
借党代会春风全面促进黑龙江现代农业发展
日前,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张庆伟代表省委作了题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奋力走出黑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的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来黑龙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作了部署。
黑龙江作为中国农业第一大省,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国家粮食安全和对黑龙江的经济贡献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十二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近年黑龙江省在“深入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业‘三减’面积持续扩大,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畜牧业发展较快,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9%,粮食总产量稳居全国第一”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并把“坚持发展现代农业、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作为未来五年重大任务之一。在发展地方经济中需要牢牢把握的“五个要发展”根本路径中,每个路径都和农业有关。报告还用较大篇幅阐述了未来五年农业建设发展的具体内容,看后令人振奋。作为长期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一线教师深感肩上责任重大。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和十二大报告精神谈几点对未来黑龙江农业发展和建设的体会。
一是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把农业产业作为企业来做,农业要与市场紧密联系。农民作为农产品商品生产者(企业家),要时刻考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产品的商品质量和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把农业与农业经济相联系,要把农业经济与地方经济相联系。
二是围绕地方农业经济存在的短板,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路径,提供调整思路。黑龙江幅员辽阔,不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各异,自然具有各自的优势与短板。各地域要按照报告中提出的“扬长避短、扬长补短、扬长克短”,分析各自优势,找出各自短板,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异地经验和做法,要走出自己的农业发展之路。
三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黑龙江是农业大省,发展现代农业是党中央赋予黑龙江省的光荣任务。要深刻理解和真正把握现代农业内涵,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现代农业不仅仅是规模化和机械化,而是由高素质人才经营、高新技术装备、与市场高度衔接的农业经营产业。其经营规模、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远高于过去的传统农业,同时要求农业生产技术含量要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要高。可见黑龙江省建设现代农业之路还很遥远。
四是科学制定农业长期发展规划,科学论证与按规划实施。黑龙江农业缺少长远科学规划,或者不按规划去实施,导致农业产业结构长期不合理,种养脱节,加工端薄弱。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大面积重迎茬依旧存在。一些作物种植面积如同翻烧饼,一会巨增,一会巨减,常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相关产业也大起大落。一些农业生产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导致新问题不断出现。
应依据黑龙江省各地自然禀赋,分析影响农业的长板与短板,要掌握农业生产的主动权,而不是被动应对国家政策调整。
在规划中要重视黑龙江省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要建立合理农业产业结构,恢复合理的种植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恢复和增加农田生态和生物的多样性。
五是狠抓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幅降低种植成本。黑龙江农业体量大,效益与发展取决于供给侧。过去一直以来,总是重视供给侧端农产品量的增长,质的方面始终没被重视和改变,长期以来既无政策,也无措施。拿玉米为例,几十年了,生产出来的还是含水量超过30%、容重不到700克的玉米籽粒,如何能有市场竞争力。
农业供给侧改革无非就是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品质;二是降低生产和加工成本。生产者和生产企业要按市场需求,控制农产品生产数量,不断提高和改善农产品质量(外观质量、品质质量、加工质量);同时要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如种植业中如何减少投入量,提高投入效率(劳力、种子、化肥、农药、设施设备、油耗),如何合理配置农业设施设备及装置等。成本降了,质量提高了,农产品自然会找到需求市场,也会给种植者带来效益。
六是要加大农业相关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黑龙江省长期以来,农业产业链条短,或相互脱节(种养脱节,种加脱节,加销脱节),导致黑龙江省内种植业受益时,养殖业亏本,养殖盈利时,种植业效益受损,总会导致农业产业发展不平衡,造成产业经济周期性波动。由于加工链短,极少农业终端或高端产品进入市场。
未来要围绕当地优势作物,发展养殖业、加工业,要加大相关产业融合,种养加相互依托联动,延长产业链和延长生产季节,增加终端和高端产品种类,增加产业收入。
七是加大农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培养新型农民。现代农业的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生产者。然而多年来,真正从事生产一线农民的整体素质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懂技术、懂市场、懂经济、懂生态、懂管理、懂现代农业理论的极少。
今后随现代农业发展,高素质的专业农民需求是越来越多,对普通农民需求是越来越少。农业劳动力不是不足,而是还要继续转移到其他产业。要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农民(农业生产者);对现有农民要进行培训,使他们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或者使其能够在其他行业再就业。随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劳动力数量还要减少,而农民的专业素质要求则越来越高。
八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黑龙江省是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在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样板作用。要特别重视农业高科技领域发展,加大农业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大幅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仓储、冷链物流建设。
建设现代农业是党中央赋予黑龙江省的重大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道路。东北农业大学作为黑龙江省属重点大学、最高农业学府,具有农业综合学科优势,同时也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理应要为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与技术支撑。东北农业大学应紧紧围绕制约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老问题,找出破解路径与技术,从而发挥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科技和农业高端人才的优势,为实现中共黑龙江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总体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魏湜
专家简介:魏湜,东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科技部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农业组专家。
从事农业教育科研36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作物高产与生理(麦类作物、玉米)、宏观农业。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支撑计划、省科技厅“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余项,多次担任国家科技部评审、论证、验收专家,国家奖评审专家。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主编和参编专著、教材15部。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名。
曾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曾获全国科技扶贫先进个人、全省学习型党员标兵、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全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称号。